网上有关“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一般步骤”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一般步骤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一般步骤:
1、初定结构方案,一般是结构总工与建筑设计人员商定?
2、做初步设计,结构设计人员根据建筑初步设计图纸,布置梁,板,柱等主要构件结构尺寸,并在PKPM中试算,基本能达到规范要求的各项指标后,出初步设计图纸。?
3、做施工图设计,根据建筑提供的建筑图,在PKPM中建模型,布置梁板柱,计算通过后开始画施工图。?
4、个别地方需要手算,比如说悬挑檐口,悬挑雨篷,女儿墙,挡土墙或者个别的。
5、一般来说,梁高的经验取值为跨度的1/12,单项板板厚为跨度的1/30。
扩展资料
结构选型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应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根据结构受力特点,常用的建筑结构形式有:混合结构、框架结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一般剪力墙结构、筒体剪力墙结构、筒中筒剪力墙结构)等。
混合结构主要是墙体承重,由于取材方便,造价低,施工方便,我国广泛地应用于多层民用建筑中,但砌体结构承载力低、自重大、抗震性能较差,一般用于7层及7层以下的建筑。
框架结构是由梁、柱构件通过节点连接形成的骨架结构,框架结构的特点是由梁、柱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墙体起维护作用,其整体性和抗震性均好于混合结构,且平面布置灵活。
可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也可构成丰富多变的立面造型,但随着层数和高度的增加,构件截面面积和钢筋用量增多,侧向刚度越来越难以满足设计要求,一般不宜用于过高的建筑。
现浇框架结构适用最大高度见表1—1。框架一剪力墙结构是在框架中设置一些剪力墙,既能满足平面布置灵活,又能满足结构抗侧力要求,一般常用于10~25层的建筑中。
剪力墙结构是依靠剪力墙承受竖向及水平荷载,整体性好、刚度大、抗震性能好,常用于20~50层的高层建筑。
参考资料:
由板面、边框组成,特征是:由可发性聚苯乙烯颗粒热压成矩形板面,在板面的四边设有边框,中间均布纵横相交的肋。
实用新型由于采用聚苯乙烯板做板面及边框和肋,不易破损,充填于混凝土板内,不吸水,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板面带有边框及肋,使填充材具有一定的强度,便于施工中搬运、安装。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轻,制作简单,价格适宜的优点,适宜做密肋楼板的填充材,或屋面、墙体的保温材料。?
关于“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一般步骤”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又亦]投稿,不代表禧达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idaa.com/xida/913.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禧达号的签约作者“又亦”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一般步骤”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一般步骤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
文章不错《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一般步骤》内容很有帮助